双循环专题报告消费市场建设是循环顺畅的基
获取报告请登录。
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石
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全球化有放缓态势,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今年的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和各国的应对举措,进一步反映出这些变量仍在继续演进中。因此,我们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能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指导方向。
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石,市场是稳定产业链的关键。内需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才能调动供给力量,稳定经济稳定。而未来的产业链很可能更加追求稳定性、安全性,本土化倾向明显,市场优势是巩固产业链的关键。
在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当中,消费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我国有14亿人口规模的庞大内部市场、以及较为完善的工业品、消费品产业链,有能力建立内部产销一体化的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同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趋势的发展演进,可能进一步带动国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需求出现调整,以消费结构变迁、质量提高、场景多元化为代表特征的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挖掘我国市场的内需潜力,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各个环节。
目前消费市场的优势与短板
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年以来,在GDP“三驾马车”中,消费(最终消费)已逐步取代投资(资本形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需求侧要素。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31.2%和11%。年以来,社零消费增速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虽然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意外冲击,消费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对整体经济呈现负向拖累,而投资项则受益于政策资金支持和国家政策托底、在疫情受控后回升速度相对较快;但从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态势来看,消费成为内需战略基石的地位已经得到确认。
尽管我国国民人均消费体量和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但在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加持下,以当年人民币-美元平均汇率换算,年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41.2万亿元和42.9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市场总体量差距正逐年缩小。
结合目前我国人均消费体量、消费占整体经济的比重,我们认为我国的消费市场增长潜能仍待挖掘。据我国国家统计局、以及世界银行对各国的统计数据,以全年数据对比(各国截至年数据较全,便于横向对比),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名义GDP的比重为55.1%,不仅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同时大幅低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甚至低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等国。具体来看,我国政府部门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其他国家差距不大,主要原因是居民部门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年该比重为38.5%,比世界银行统计的全球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了29个百分点。
人均GDP增长是消费扩容的重要支撑
从长周期视角来看,人口增长(出生死亡率)、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等)、收入结构(居民财富结构、贫富分化)、消费理念(奢侈品消费、低碳环保节能等)、科技创新(消费新增长点)等因素主导了消费长周期“质”的改变。我们认为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稳定提高,是稳定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则意味着未来的国内消费市场,在医疗/养老/育婴/青少年等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是消费市场扩容的重要支撑。年,我国人均GDP同比增速为5.7%,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仅1.8%)和全球平均增速1.4%,增速持续多年位于全球前列。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实际增长4.4倍,年均实际增长9.2%。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跨入万元大关后,又分别用五年时间实现了跨入2万元与3万元大关。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元,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年美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美元,按年末汇率中间价换算,我国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于同期美国水平约9%。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均衡、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相对更加依赖劳动密集投入等方面因素,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
尽管短期内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赶上发达国家的难度较大,但随着双循环体系逐渐建立,我们认为国内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分布有望更趋于均衡,收入分配机制有望更加注重资本、技术、土地等多方面要素发挥的作用;我国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多数消费品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具备了在内循环为主的背景下,用相对较低的生产和物流成本支持国内消费市场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能支撑的消费购买力水平,未来可能进一步增长。
消费市场需求仍待供给优化
除了收入的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呈现加快老龄化的特点。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亿人,较年增长万人,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占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16.8%;15-64岁人口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70.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12.6%。按照年联合国出台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划分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意味着该国进入老龄化。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早在年左右就步入了“初步”老龄化阶段。
为应对可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近年来我国在鼓励生育政策(如全面二胎)方面加大着力,我们预计这一政策导向短期不会改变。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趋势可能是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的占比上行。抚养比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衡量抚养负担的指标,即(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力人口。依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未成年人口指的是0-14岁的人口,老年人口指的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年中国的总抚养比为41.5%,少年儿童抚养比23.7%,老年人口抚养比17.8%,低于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一占比未来可能面临上行压力,意味着从消费市场的构成端,“养老”+“育儿”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抚养比的上升可能使得我国的储蓄率不断下降,而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或将上升,“双循环”体系下的内需潜能,将进一步落实在消费这个战略基点上。从经典生命周期理论看,人口年龄结构会影响储蓄和消费行为,在少儿时期,消费将大于其收入,为负储蓄,进入青年和中年将通过工作积累财富,到老年再消耗财富。随着人口抚养负担加大,储蓄率将下降,消费率将上升。实证数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这一结论,从年世界各国数据横向对比,社会抚养比与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医疗健康需求的较快增长或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WHO统计,年,我国医疗健康支出占名义GDP的比重为5.2%,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如美国该比例高达17.1%,英国为9.6%,日本为10.9%。而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逐年增长,在GDP中的占比近几年也呈现上升趋势,从年的3.7%上升至年的5.2%,未来有望持续贡献消费增长。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较快的老龄化进程伴随着医疗养老需求的强劲增长。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育意愿的低迷提早步入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旺盛,催生了医疗和养老行业的强劲增长。日本全国医疗支出在GDP中的占比由年的2.6%上升至年的10.9%。
我们将未来消费市场结构可能的转型总结为: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升级。未来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能继续稳步上行、中产阶级群体对消费提出更高需求、社会抚养比上行对医疗、养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素都有望为经济“内循环”提供新的驱动动能。
对照美国和日本的消费结构变化,服务消费有望逐步对商品消费形成一定的迭代。参照美国二战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非耐用品的消费的占比在逐步下降,而服务消费的占比在逐步提升;年以来,美国非耐用品消费从48.6%降至年的20.7%,而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呈持续增长趋势,从年开始,美国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超过50%,年这一占比已高达66.7%。日本的消费结构变化同样可见这一趋势。
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释放消费动能
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了企业拓展消费市场的难度,使得产品和需求标准需要在区域间异质化,不利于打造一个广大、统一的消费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化率从年末的17.9%提高到了年末的60.6%,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强化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打通内需架构的堵点,让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充分循环起来,缩小各地区对消费的需求偏好、需求层级、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促进全国市场进一步形成完善的内部循环。
城镇化所带来的生产要素集聚效应,能推动工业和服务业更高效的发展,从而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增长。从中国的各省数据来看,城镇化率高的地方,往往消费能力也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年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前10名的省和直辖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南、辽宁,其中除了湖南,其他省和直辖市的城镇化率在年都超过了65%。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户籍制度带来的“半城市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水平的提升。在人口普查数据中,拥有农村户口但长期在城市工作的人虽然被归为城镇人口,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约束,在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待遇并不完全一致,其消费水平可能低于落户的城市居民。我们认为,要促进国内大循环,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升级,居民落户政策、医疗和教育待遇的认定机制,需要进一步改进。
根据中国社科院《年城市蓝皮书》中预计,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为了测算我国城镇化带来的消费潜力,我们做了以下假设:1)年所有居民人均收入较年的水平提升20%;2)户籍城镇化率(拥有户口的城镇居民人数)进一步提升至60%;3)总人口数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届时达到14.2亿人,那么所能释放的消费潜力将达到15.5万亿。同时我们针对城镇化率为±5%,消费收入弹性分别±0.2的情景进行了弹性测算,消费市场体量的增长区间在12.7万亿~18.5万亿之间。
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仍能为我国在“双循环”格局下的发展带来较大内需增长潜力。通过城乡协同发展,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城镇化、都市圈的建设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带来更高的要素生产率,有助于供给端效率提升,促进产业链的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从而让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具体而言,要能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内需潜力挖掘,就意味着需要加快生产要素改革,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城镇化的核心是要通过“人”的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较快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而当前生产要素改革包括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以非户籍人口落户为主的劳动力要素改革,一个是以农村土地流转为主的土地要素改革。
劳动力要素改革方面,我国的各项以户籍改革为核心的政策已在不断推进,而在“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仍需进一步改革激发要素活力。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明确要积极推进农民通过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方式,来实现获取收益、进城落户,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方式实现城镇化。落户政策一方面保证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放宽小城市相对于特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增加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年4月,发改委公布《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次强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发展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发挥劳动力要素的潜力,促进居民收入提升。
我们认为土地要素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要求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解放人口红利;同时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农村集体土地只要没有被征收国有,就无法转让和抵押融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产出水平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开放农村集体用地入市,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可以大幅提高土地要素的效率。并且,由此带来的户籍转换、人口集中、城镇化的经济效率也大幅提高,这将有效提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增长。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也同样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除了城乡差距,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平衡,“双循环”下挖掘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长潜力仍有较大空间。从我国各省人均消费支出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年西部12个省份平均的人均消费支出为元,而东部地区10个省市的平均值为元,东部沿海省份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西部省市,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并且,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71%,人口约4亿占全国27%,具备人口和资源优势,尤其是成渝地区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良好的教育资源,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有望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四极。西部地区的崛起能为中国的内需市场注入更大的活力,真正让国内市场充分“循环”起来。
目前,西部地区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多数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年,西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除了重庆人均GDP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其余11个省和自治区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人均GDP最低的三个省和自治区中,西部的甘肃和广西占据两席。但西部多数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后发优势已经逐步显现,年,我国西部地区中,四川GDP增速为7.5%,贵州为8.3%,西藏经济增速为8.1%,青海、宁夏和新疆等也都超过了全国增速6.1%。
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和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人口规模庞大的西部地区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中重要性逐步凸显,需进一步推动新格局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从年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宣布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发展指明方向。
新消费业态的培育壮大是新动能
新消费业态的迅速发展释放“双循环”的内需潜力
今年上半年,尽管消费市场受到新冠疫情的较大冲击,但各类新消费业态仍然发展迅速,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替代传统的线下零售业态。线上零售-线下配送、在线教育、供应链整合和渠道营销创新等新的消费模式发展较快。而手机和移动信息接收渠道的逐渐完备,有助于推动新消费业态更广泛地覆盖我国消费市场,突破地理空间限制,促进国内市场的整合与均衡发展,在“双循环”中起到“补短板”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年至年,我国电子商务年交易额从2.5万亿元增长至34.8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受制,但线上零售迅速补位,网上商品与服务零售额达5.2万亿元,同比增长7.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达4.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
疫情的影响,使得传统的线下商场零售受到较大冲击,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居民线下消费的热情受到持续影响。在此背景下,催生出许多新电商销售模式,线上线下资源加快整合,拓展了消费场景。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多产业的“云复工”、消费者“云购物”的热情高涨,助推直播电商模式发展,这种模式能有效提升转化率和性价比,显示出较大的消费潜力。据商务部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电商直播超万场,观看人次超亿。
居民线上娱乐需求增加,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培育,弥补了疫情带来的线下娱乐业态限制,充分释放消费需求。在线阅读、在线音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
物流提质增效、信息技术注入新活力,提高消费循环效率,创造新就业
新消费业态的兴起与物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物流业在质与量上的提升能带动市场下沉,扩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提高国内消费和生产、仓储、销售业态的互动循环效率。
目前,我国一些日用消费品产业链当中,仍有相当规模的业务是外贸需求,而相关产业的生产、仓储、零售批发集散地,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我们认为,在未来双循环体系下,消费品的产业链分布有望更为均衡,兼顾物流效率和覆盖范围。
年至年全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75.2万亿元增长至万亿元,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收入从.6亿元增长至.8亿元。我国物流产业在近十年来已经有较大规模的增长,但受营运成本、网点覆盖等因素制约,主要城市的物流网络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农村和偏远地区仍较为薄弱。在今年疫情冲击下,截至8月份,线下消费仍未恢复常态,但快递和网络零售逆势发展。据国家邮政局数据,今年“”购物节(6月1日至18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6.78亿件,同比增长48.7%,为消费市场加速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信息技术有望为传统的物流体系注入新鲜血液,结合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实现更高效地匹配供需双方,激活全产业链。我国在各类网络零售客户端的精准匹配、精确推送技术,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比如在双11购物节之前,在客户添加到购物车之后,可通过数据整合和分析,提前将对应产品运送到距离客户收货点较近的物流仓库,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今年天猫期间推出的官方供应链“大促宝”,结合了菜鸟供应链多种智能化手段,可以通过销售预测、补货计划、预售下沉等一系列服务,帮助商家提前预估大促单量,做好采购和仓配准备,降低缺货率,加速库存周转率。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压力影响下,部分行业可能面临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我们认为国内大循环体系下,新消费业态有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物流、电商、数据分析等方向)。今年以来,面对较为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提出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开辟就业新空间。教育部明确将开设网店,互联网+营销工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