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碧玉产地来自哪里俄罗斯碧玉是如何形
作为世界上三大主流玉石之一的碧玉,其原料主要的产地在中国新疆、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碧玉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好的碧玉玉种,国内碧玉市场80%以上都是俄罗斯碧玉。
一、玉出萨彦岭
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玉器来自于俄罗斯杰尼索夫洞遗址,该遗址位于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阿尔泰山脉—西萨彦岭山脉中,地处中国、蒙古与俄罗斯三国交界处的俄罗斯一侧。在年对杰尼索夫洞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距今年~年的玉镯和玉环。
俄罗斯联邦地图
从杰尼索夫洞沿着东萨彦岭往东北,在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左岸发现了阿峰托夫山遗址,出土了距今约年前的玉环挂件、玉璧、玉三孔器和玉珠等玉器装饰品。自此,学术界有了“玉出萨彦岭”的说法。
年,在沿着俄罗斯东萨彦岭的鄂诺特河发现玉矿,年发现第一块碧玉巨石。此后陆续在贝加尔湖地区的别拉亚河、契托伊河流域发现玉矿。自那时起,萨彦岭的宝藏逐渐称诸于世。年《矿山》杂志首次发表柯弗利津的《论萨彦玉》。年,以此为依据,沙俄政府的国家采玉司派员赴东西萨彦岭的产玉区进行了为期10年的考察,发现了大量的碧玉矿、白玉矿和翡翠矿的矿脉。
俄罗斯联邦最大的水库:萨彦—舒申斯科水电站
西萨彦岭,俄文名称:ЗападнаяЯнь-Линг或作SayanskyKhrebet,英语是Westsayan,或WestCayanMountain,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古老褶皱山系,东北-西南走向。西起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小阿巴坎河上游,东同东萨彦岭相接,长约千米,是萨彦岭的西支,阿尔泰山向东北方向的延伸支岭,是唐努乌梁海与西伯利亚的界山,蒙古高原的北沿。
东、西萨彦岭曾是中国与俄国的分界线。雍正五年(年)清廷与沙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萨彦岭为界,立鄂博为界牌,归清政府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西萨彦岭水力资源丰富,有俄罗斯最大的水电站:萨彦—舒申斯科水电站。
二、碧玉6号矿的发现和特点
年,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西萨彦岭北部叶尼塞河支流坎捷吉尔河的河谷,尤金(Udin)发现了翡翠矿床,命名为卡什卡拉克。俄罗斯地质学家SashaSekerin(萨莎·赛克林)和他的西伯利亚探矿队同事们于年开始探索该地区的软玉矿床。年,在坎捷吉尔河流域,他们发现了坎捷吉尔碧玉带,这是在前苏联时期发现的第一个碧玉矿床,命名为碧玉1号矿矿区。而后在西萨彦岭绵延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先后发现了库尔图希宾斯基矿区(2号矿)、塔斯格力矿区(3号矿)、伯里克矿区(4号矿)、吉黑矿区(5号矿)和萨特批—阿木洛夫斯克矿区(6号矿),这6个碧玉矿区构成了西萨彦岭碧玉玉田。
年,俄罗斯政府正式承认玉为宝石,西伯利亚矿业(深圳)有限公司借此良机,在俄罗斯全境了解、考察矿山资源,经过7年的精耕细作,获得这6个矿区全部的勘探权和商业开采权,成为俄罗斯乃至全球最大的碧玉矿投资开发企业,也是硕果仅存的碧玉原料领域内唯一的中资公司。年,该公司将碧玉1号矿区到6号矿区统称为“碧玉6号矿”。年5月,“6号矿”第一批碧玉原料已运抵中国。
年底和年初,西伯利亚探矿队长SashaSekerin(萨莎·赛克林)和他的同事们在贝加尔湖西南,东萨彦岭(EastSayanMountain)与吉达河(DzhidaRiver)流域,靠近蒙古国边界处,发现了Ospinsk奥斯平斯科叶矿区(亦称为‘奥斯泊’矿区),即碧玉7号矿区(后又在该矿区附近发现了碧玉11号矿区)。年开始开采,年-年进入大规模开采时期,年开采完毕,Ospinsk矿区的碧玉矿脉耗用殆尽。
年底,又在贝加尔湖东北,勒拿河流域上游,发现了ParamaMassif帕拉马山丘碧玉矿区(8号矿区)和Vitim维基姆碧玉矿区(9号矿区)。
同年在贝加尔湖东岸,吉达河(DzhidaRiver)流域上游,距离7号矿区不远处,发现了Gorlik-gol哥力—哥尔矿区(即碧玉10号矿区)。
东萨彦岭碧玉玉田
俄罗斯碧玉早期主要由国营工厂SibirgeologiaCompany开采,主要用于制作器皿、室内装饰品和首饰。年前苏联解体,SashaSekerin于年承包了SibirgeologiaCompany,获得碧玉矿的勘探权和开采权,并于年与新西兰JadeFactory投资合作年对10号矿区进行商业勘探,年投入商业开采,至年Gorlik-gol矿区的碧玉矿脉耗用殆尽。
此后,在东萨彦岭地区,又陆续发现Golughe哥努格赫矿区和Khamarhuda昆玛华达矿区,位于东萨彦岭(Sayan,亦称为萨扬山脉)东北面,主产淡翠绿色碧玉。此外还发现了包括27号矿区、32号矿区、37号矿区和37号矿区在内的一些的碧玉矿区:Bortogol博多哥矿区、Zunospinsk祖诺斯平斯科矿区、Sagansair萨甘塞尔矿区、Khundygol昆迪哥尔矿区等。
至此,以碧玉1至6号矿区为主构成的西萨彦岭玉田、以碧玉7号矿区和11号矿区为主构成东萨彦岭玉田、以10号矿区为主构成的吉达玉田和以8号矿区9号矿区为主构成的维基姆玉田,构成俄罗斯“四大玉田”。
俄罗斯碧玉矿床多与蛇纹石伴生,颜色从深褐色、浅绿至翠绿色深绿色都有,常带有铬铁矿和磁铁矿而造成的黑点,有些还带有石棉骨而产生猫眼效果。在目前已经发现的矿区中,其中1号矿区至8号矿区都是过去的老坑口,其中,在年前开采的矿区中,7号矿区被称为碧玉中的贵族,最出名、最昂贵、最具收藏价值的碧玉矿区。
起初,在年左右,7号矿的碧玉价格比较低,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品质不错的碧玉产量很大,不会太值钱。随着矿区矿脉枯竭,现在碧玉7号矿一般只作为玩玉人对老坑碧玉的一个代名词罢了,虽然在市面上还有一些存货,但是已经很少了,如果现在还能获得一块品质好的7号矿碧玉,绝对是值得收藏的。
在7号矿碧玉矿脉耗用殆尽后的10年中,成色稍好的10号矿、32号矿、36号矿、37号矿支撑了好几年。碧玉市场“缺原料、缺好料”已经有5、6年了。俄罗斯碧玉最后的典藏——碧玉6号矿终于要面向市场了。
6号矿碧玉和7号矿碧玉的品质相当,都是俄罗斯碧玉的翘楚,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①水头适中。俄罗斯碧玉普遍偏干,但6号矿和7号矿的碧玉肉质都很好,而且戴在身上也比较好养。
②特别绿。6号矿和7号矿最好的料子颜色接近于辣椒绿,凝重细腻。
③黑点少。没有或少有散状的黑点,有黑点也是呈聚墨状,聚而不散,颜色呈红褐色,这是6号矿和7号矿老坑料最明显的特征。
④石性小。结构均匀,密度大,纹路协调,新坑料一般石感强,看上去很花。
老坑和新坑是由出采质料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由各自的生长年份、表现决定的。新、老坑的区别最大就是在细腻程度和油润度上。那么,在业余条件下如何区分新老坑料俄罗斯碧玉饰品呢?
1.新坑料:质地比较松散、颜色暗淡,且多杂质,颜色远观鲜艳碧绿,近距离仔细看,便会看到内部的颜色纹路不协调、分布不均匀,呈点状分布略见土灰色,很花的感觉,业内人士称之为石性大。
2.老坑料:质地紧密、细腻、致密、显沉,颜色凝聚。杂质少,多呈片状分布,颜色远观鲜艳、亮丽、莹润而色泽均匀。近距离仔细看,颜色娇艳,质地细腻,油性较好,有光泽,颜色柔和滋润,质感细腻冰透。
老坑料的特点:颜色比较绿,黑点是以团状或者片状出现,在阳光下,黑色部位偏红褐色。
三、俄罗斯碧玉是如何形成的
俄罗斯碧玉的生命史开始于人类远远没有出现的蛮荒时代,大约在7至8亿年前,在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向东延伸的俄罗斯西萨彦岭和东萨彦岭的西伯利亚广袤地区,沉积了大量的白云石大理岩岩层,这便是俄罗斯碧玉最初的胚胎。在2.5亿至3亿年前,岩层下面涌现出了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悄然地渗入到白云石大理岩的内部,在温度达到至
俄罗斯碧玉的诞生于丰富的地壳活动
摄氏度的苛刻条件之下,岩石的结构就开始发生了奇妙变化,俄罗斯碧玉也终于完成了这漫长的生命之旅。
距今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突然爆发,就在这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沧海变化为巍峨的高山。随着地壳不断地抬升,俄罗斯碧玉也有了和人类相遇的微妙契机。新疆和田白玉、缅甸翡翠和俄罗斯碧玉,这世界三大主流玉石,冥冥之中,有着几乎一样的神奇经历。
东萨彦岭地质构造图
以东萨彦岭碧玉为例,其蛇绿岩内的碧玉矿层与蛇绿岩仰冲是有时空联系的,蛇绿岩仰冲与大量的超镁铁岩的蛇纹石化和超镁岩层的蛇纹石混合岩区的形成是相伴而生的。碧玉及与其联系的变质岩是钙交代变化的产物并与蛇纹石化作用结合,还伴有在铝硅酸盐岩石中硅和镁的反向扩散蛇纹岩接触。蛇纹岩化和钙的交换变化过程中伴有变形,这种变形在逆岩断层地步最为强烈(在混合岩区)。构造演化过程会影响发展中岩石的质地与结构特征。
以碧玉11矿区软玉勘探地质图为例
俄罗斯碧玉大部分属于交织纤维网状结构,抗撕裂强度极高,开采原生矿时必须沿其解理面才能切开。世界上绝大部分碧玉原矿带都在海拔0米的雪线以上,每年只有不到3个月的融雪开采期。各种恶劣的条件给开采带来极大的困难,每一块碧玉都弥足珍贵。
四、俄罗斯碧玉的产能供应和原料价格
年之前,俄罗斯碧玉的平均年产量不到20吨,仅供应俄罗斯和欧洲市场。从年到年,年产量从约40吨增加到吨。
俄罗斯碧玉亚历山大宫殿彩蛋
年以前,开采软玉对西伯利亚矿工而言实际上是不盈利的。这是由于开采、运输和处理的成本十分高昂,与碧玉原石的低廉价格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碧玉原石的平均价格仅为每公斤1.5美元至5美元,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无法负担开采成本。此外,仅约30%的开采原石具有商业价值。
年后,由于新疆和田白玉和缅甸翡翠的价格暴涨,且中国消费者偏爱绿色的缘由,消费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