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年下滑中开局,恒天然将靠这些版块赚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1208/4304287.html

进入财年,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难言“开门红”,息税前利润呈现双位数下滑态势。展望全财年的中国市场,恒天然方面谨慎乐观:“财年会有一定挑战,也有一定乐观。”toB端的餐饮、原料一直是恒天然的生意“大头”,疫情不确定性和原料价格上涨,都被恒天然视为业绩挑战因素。在业内人士看来,剥离“不赚钱”的牧场,聚焦优势板块,谋求产品高附加值都是恒天然寻求新增的出路。

利润率承压

12月3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对外发布了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提升了/22年原奶收购价区间的预测范围,并修改了其收益指引。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的三个月,恒天然实现息税前利润1.9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去年同期为2.5亿新西兰元,约合10.75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恒天然财年Q1的息税前利润同比下滑24%。

对于新财季出现的业绩下滑,恒天然方面给出的解释为“是在投入成本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实现,这推动全脂奶粉至少涨价30%”。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Hurrell指出,第一季度,恒天然餐饮服务业务的销量稳定,但高昂的牛奶价格挤压了盈利空间。利润率收紧和汇率因素也影响了其整体的消费品业务。至于原料业务,他表示,恒天然较长期定价合约中的利润率正在恢复到更正常的水平,这有助于提升集团毛利率。

根据恒天然最新发布,预计原奶收购价区间为每公斤乳固体8.4-9新西兰元,高于此前的7.9-8.9新西兰元,价格区间进一步提升并缩小了范围。恒天然方面表示,“这提升了支付给奶农的价格的中间点,达到了每公斤乳固体8.7新西兰元。”随着奶价上涨,其将收益指引修订为每股25-35美分,而此前为每股25-40新西兰分。Hurrell表示,提升/22的预测原奶收购价区间“是一个好消息”,预计将为新西兰经济贡献超过亿新西兰元。

Hurrell预测/22季收奶量为15.25亿公斤乳固体,将少于上季的15.39亿公斤乳固体。“虽然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需求略有疲软,但全球需求仍然很强劲,我们认为这将仍然是短到中期的趋势。”他表示。

对于中国市场,恒天然对财年的展望是谨慎乐观的态度:“财年会有一定挑战,也有一定乐观。”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今年11月曾公开指出,挑战一方面来自疫情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原料价格上涨。

B端餐饮仍是“大头”

最新发布的业绩报中并没有披露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具体业绩,但从近几年的表现看,中国一直是其重要市场。从已公布的财年业绩报可见,大中华区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10%至4.03亿新西兰元,占其全部EBIT的42.33%。

公开报道显示,这一全球乳制品生产巨头进入中国已有40多年,目前恒天然大中华区下设四个业务单元,包括原料部、餐饮服务部、消费品牌部和战略客户部。财年,餐饮服务部对利润贡献最大。

在“最赚钱”的餐饮板块,据介绍,恒天然通过“中式餐饮西式融合”战略落地,对餐饮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并将中西融合菜品的应用带给中餐渠道。目前恒天然已与西贝、呷哺呷哺、真功夫、利口福、点都德等合作,开发出超过50款菜品。财年,餐饮服务团队推广的新品数量为多款。

消费品业务板块,恒天然拥有包括常温奶、鲜奶、佐餐乳品、成人奶粉等几大品类的近50个产品组合。

今年11月召开的进博会上,恒天然方面介绍称,为了进一步拓展销售边界还与包括盒马鲜生、南航、京东、巧厨、豆果美食、妙可蓝多等多个企业签署合作,让旗下产品进入更广阔的渠道平台。

对于恒天然在国内市场的业绩表现,乳品分析师宋亮向《消费钛度》分析称:“恒天然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品公司,主做原料,一直以toB端的生意为主。基于全球的奶源优势,多年来恒天然在奶酪业务、餐食烘培原料供应方面占据领先,未来也会在这些板块持续扩大。但从C端市场看,虽然恒天然一直在坚持做液态奶、奶粉等品牌,但它的动销相对较弱。随着近年来国内龙头乳企的崛起,恒天然在C端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在国内乳企竞相抢购牧场奶源的局势下,恒天然在今年上半年却接连出让牧场:将其位于山东的两个合资农场股份出售给新加坡澳亚集团投资控股,交易价格约为人民币7.44亿元。此外,恒天然还将山西应县、河北玉田两座全资牧场卖给优然牧业。

对于卖牧场的行为,Hurrell称,恒天然将进入下一个阶段发展:“大中华区团队将专注于产品创新的方式,加强与本土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我们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消费品牌和原料业务。”

寻求高附加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卖卖卖”的行为与恒天然的聚焦战略、高附加值的方向相符合。公开报道显示,自MilesHurrell在年从代理CEO位置上扶正后就开始实施业务聚焦战略,将优先考虑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

宋亮认为,恒天然新掌舵者的剥离资产决策务实、精准,“不只是在中国,恒天然也在世界其他地区出售了一些牧场。因为牧场业务从来不赚钱,亏损很多。恒天然剔除这些不必要的业务,聚焦在核心优势板块,未来依然是要推高端,谋取高附加值。”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向《消费钛度》表示,“恒天然在中国的发展是良性有序的,随着一些牧场的剥离,也将让恒天然的整体运营更加顺畅。在战略转型升级加持之下,看好恒天然长远发展。”

《消费钛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